ETF和LOF的区别是什么?交易规则、费用、风险全面对比



浏览(186)

共1个回答
-
以下是ETF与LOF基金在交易规则、费用、风险三个维度的全面对比分析:
一、交易规则差异
1. 申赎机制
• ETF:采用实物申赎,申购时需用一篮子股票换取份额(如沪深300ETF需按指数成分股比例配股),赎回时获得一篮子股票。门槛高(通常需数十万份起),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。
• LOF:采用现金申赎,投资者直接用现金申购或赎回份额,门槛低(1元起投),个人投资者可直接参与。
2. 交易场所与效率
• ETF:仅限场内交易(证券交易所),支持T+0回转交易(如债券/黄金/跨境ETF),价格每15秒更新一次(IOPV实时净值),流动性强。
• LOF:支持场内+场外双渠道。场内可像股票一样买卖(T+1交易),场外通过银行/基金公司申赎(确认需T+1~3日),盘中仅显示市场价,无实时净值。
3. 套利机制
• ETF:因实物申赎和实时报价,套利效率高(价差出现时可快速低买高卖)。
• LOF:现金申赎效率低,折溢价套利滞后,价差可能持续较久。
二、费用成本对比
1. 交易费用
• ETF:仅支付券商佣金(通常万0.5~万3),无印花税、申赎费。深市ETF免过户费,沪市收0.002%。
• LOF:
◦ 场内交易:佣金与ETF相当;
◦ 场外申赎:需支付申购费(约1%~1.5%)+赎回费(约0.5%),持有<7天可能加收惩罚性费用。
2. 持有成本
• ETF:管理费低(0.1%~0.5%/年),托管费约0.05%~0.1%,因被动跟踪指数,调仓成本低。
• LOF:主动管理型管理费较高(0.75%~1.5%/年),频繁调仓可能产生隐性摩擦成本。
举例:投资10万元,持有1年。
- ETF成本:管理费+佣金≈200元(0.2%费率);
- LOF成本:管理费+场外申赎费≈1500元(1.5%费率)。
三、风险特征对比
1. 流动性风险
• ETF:主流品种(如沪深300ETF)日均成交超10亿,流动性强;但小众ETF(规模<2亿)可能价差大、难成交。
• LOF:场外申赎资金到账慢(T+3常见),若遇市场急跌,可能无法及时止损。
2. 跟踪误差风险
• ETF:严格复制指数,误差通常<0.5%(如规模、费用导致的微小偏离)。
• LOF:
◦ 被动型:误差可能>1%(申赎效率低拖累跟踪精度);
◦ 主动型:无跟踪误差,但依赖基金经理能力,业绩波动大。
3. 折溢价风险
• ETF:因套利高效,折溢价率通常<0.5%(如纳指ETF极端行情下或短暂超5%)。
• LOF:场内外价差明显,折溢价率常达2%~5%,散户易买贵卖贱。
4. 其他风险
• 行业集中风险:两者均存在(如新能源ETF/LOF遇政策利空可能同步大跌)。
• 操作风险:ETF实物申赎需专业操作(个人投资者通常只参与二级市场买卖);LOF场外申赎更简单。